2011年2月13日上午12:59
離開以弗所,我們向東行往棉花堡 (Pamukkale),車程三小時。下午三時到來景區入口,商店林立,非常商業化。
土耳其語 Pamuk解作「棉花」和 kale則指「堡」,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。源源不絕含豐富石灰 (lime) 的溫泉水由地下湧出,依山勢聚集環流,碳酸鈣慢慢釋放石灰華結晶,經過千萬年累積,形式舖滿山坡的壯觀雪白石灰棚 (limestone wall)。
http://www.pamukkaleturkey.com/en/pamukkale-cotton-castle-of-turkey.html
http://www.pamukkale.gov.tr/EN/default.asp
約兩千年前,羅馬人懂得溫泉水的醫療功效,在天然石灰棚旁邊聚居建希艾拉波利斯城 (Hierapolis)。早前看過〈高清翡翠台〉的〈天造地設〉紀錄片,解釋古文明與地球板塊裂縫的關係。片中引用希艾拉波利斯古城為例子,板塊裂縫釋放礦物令土壤肥沃,地熱溫泉水又讓當地演變為療癢之地,城市迅速發展。可是,繁榮的城市建築於板塊裂縫,此地屬活躍地震帶,人類必須付出代價。希艾拉波利斯古城後來毀於地震,如今遊客路經古城遺址往棉花堡參觀。
越來越走近石灰棚,只看見乾涸景象。有些石灰池,竟有鐵銹和青苔蘚,真令我失望!最近二十年,旅遊景區過度開發,酒店抽吸溫泉水,造成只見乾旱石灰池,溫泉水盡失。大好自然奇景受破壞,實在可悲!
土耳其政府引少許泉水流進小部分石灰池,否則難以吸引遊客。我們慢慢赤腳走落石灰棚,泉水溫度適中,但有點刺痛。
我下載了舊明信片,讓大家比較棉花堡的今昔,水汪汪的石灰棚恐怕只能成追憶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