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

台北遊歷 - 十分

2013年2月16日上午10:45

我們離開菁桐,再乘平溪線小火車,下一站是十分

平溪鄉位於台北縣東北方,基隆河上游;是雪山山脈分支下的丘陵地帶,屬狹長形,因山勢而與北縣其他鄉鎮有地理上的分隔,四處層峰翠巒,是自成獨立且佈滿芬多精之綠色山城,面積為71.34平方公里。 鄉內劃分有:薯榔菁桐白石石底平溪嶺腳東勢望古南山十分平湖新寮12個村。




沿著車站小街直行,有食物檔和小店舖。



十分老街是以全台獨一無二,火車門前過的街道而聞名。由於火車班次疏落,人們可以在路軌上活動。
狹窄的街道,火車就從兩排民宅的中間駛過,與民宅距離僅隔2、3公尺,沒有高高的護欄或柵欄阻隔,火車來來回回地從屋前駛過。街道兩側有許多店家販售天燈及各式小天燈吊飾,老街、鐵道、天燈,相映成趣。




天燈又名孔明燈,相傳為三國時代的諸葛亮(孔明)所創。當初為了傳遞軍情,遂利用熱氣上升原理製作燈盞飄浮於空中,造成錯誤的「星象」資訊,用以欺騙司馬懿大軍。後逐漸流傳至民間,成為凡人向上天許願祈福的媒介。
天燈在平溪鄉十分地區施放的傳統由來,相傳為早期居民因地處偏僻山區,爾有盜匪作亂,村民為避難山中,待危機過後,以天燈為信,通報村民返家。後時局安定,放天燈的儀式卻保留下來,成為地方民俗,祈福納喜的象徵。每年元宵節,平溪鄉數萬人潮湧入參與盛會,當晚天燈帶著眾人的祈願飛向天際,「千燈齊放」的場面蔚為壯觀,也是讓臺灣躍上世界舞台的重要文化遺產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pingshi.com.tw/index.aspx



我們也經過靜安吊橋,建於1947年,全長128公尺,跨越基隆河,連接十分村南山村。原為十分礦場建造供運煤之用,礦業繁盛期,台車忙碌往來於吊橋之上。礦場結束經營後,整修成為人行吊橋,提供當地居民使用。



去最後一個景點 - 十分瀑布,從十分老街出發,需要步行半小時。


離開十分老街不久,路經一個荒廢的礦場。


由鄉村小徑轉入道路,行人路清潔容易走。
到了十分旅遊服務中心,後方有四廣潭吊橋。

走多十分鐘,看見指示牌,順著梯級下行。越過路軌,到達景點入口。


瀑布附近一帶濕氣重,小徑滑,要小心落石級和小斜路。聽到「隆隆」的響聲,水流洶湧澎湃。


十分瀑布位於平溪線鐵路大華車站與十分車站之間,屬簾幕型瀑布,瀑布下方水潭極深。因岩層的傾向與水流相反,屬於逆斜層瀑布,此情況與北美尼加拉瀑布相似,使其贏得「台灣尼加拉瀑布」的美譽。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pingshi.com.tw/landscape.aspx?id=6

水花太多,我的照相機鏡頭濕透啦,不能再拍照。

參觀完瀑布,我們匆忙返回火車站,趕乘經瑞芳再返台北的火車。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