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

台北遊歷 - 野柳

2013年2月11日下午3:15

第二天,我們參觀野柳地質公園。

http://www.ylgeopark.org.tw/content/index/index.aspx

車程一個半小時,我們在中途站野柳下車。巴士上,有繁體中文的顯現屏幕,清楚顯示車站的情況,只要到站之前按鐘便行。我們識中文字的香港遊客,台灣自遊行完全沒問題。
下車後,按照指導牌沿路下行十五分鐘往海邊。位於台灣新北市萬里區野柳里,是個小鄉鎮,富小魚村的感覺。
到達的地質公園入口,停車場有許多旅遊巴士,主要是中國國內觀光團。附近還有許多海鮮酒家。



景區的入口介紹野柳海岸的奇特地質面貌,長年累月的海浪侵蝕和風化,大自然雕刻了不同形狀的奇石。

初時大風大雨,我穿著了防水擋風外衣和褲,遊伴則需買件雨衣。太大雨,照相機的鏡頭也入水,相片效果更朦朧。

岩塊的表層在風化作用差異侵蝕下而呈現窗櫺狀的外形。凹陷的外形扁平,一片片地鋪攤在表面,讓表面滿是大小不一的坑洞,猶如在地上開的一格格小窗戶,「風化窗」之名便由此而得。


這個稱「燭台石」。





野柳的海蝕平台上有兩群外觀似磨菇,上部有一個粗大的球狀岩石,下方是較細的石柱佇立著,這種岩石稱為「蕈狀岩」。野柳最著名的蕈狀岩便是女王頭。


我當然有與聞名的「女王頭」拍照。有安全人員維持秩序,每遊客排隊拍照,管理得十分妥當。
風化繼續,幾代後「女王頭」的頭部可能塌下來。

海面非常大浪,拍擊野柳海岸,景區畫上警戒線,越界者會有危險。野柳的地層主要由傾斜的層狀沉積岩所組成,海岬與海灣的形成是因軟弱的岩層被侵蝕後凹入形成海灣,而堅硬、抗蝕力強的岩石便相對突出形成海岬。

參觀了兩小時,之後乘車返回台北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