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過
柏林圍牆 (Berlin Wall) 的東部畫廊 (East Gallery),我們開始市內觀光。第一站,來到
亞歷山大廣場 (Alexander Platz),屬於昔日
東柏林 (East Berlin) 地段,遠處四四方方大廈和住宅,絕對是共產黨年代計劃經濟下的產物。而
亞歷山大廣場旁的火車站,建設幾個大型商場,還有市內的地標 - 電視塔 (Fernesh Turm)。
由電視塔 (Fernseh Turm) 繼續走,我們經過
瑪莉恩教堂 (Marien Church),再就看到
柏林大教堂 (Berliner Dom)。
我們身處
博物館島 (Museuminsel),下雨天走路不容易,四處都有地盤和河道工程,與旅遊書的照片簡直天壤之別。來到
柏林,我想認識近代史,在別處已接觸古
埃及和
希臘文明。因此,走過博物館門外 (Agyptisches Museum & Pergamon Museum),沒有入場參觀。
我們在 Unter den Linden大道行,又是地盤和河道工程,最終到了布蘭登堡門 (Branderburger Tor)。它象徵了柏林和德國統一,大家看天氣報告《瞬間看地球》也常常看到這門。
穿過布蘭登堡門 (Brandenurger Tor),我們便看到國會大廈 (Reichstag)。其玻璃圓頂,遠處也看見。
之後,我們在雨中又行到
猶太人紀念館。
從大路走回內街,行了大約二十分鐘,看見幾塊
柏林圍牆,便到達查里檢查站 Checkpoint Charlie。它是昔日
東柏林與
西柏林邊界的
美軍檢查站,有人曾用不同的方法在此偷渡,奔向
美軍管轄下的自由世界。
現在,兩個穿上軍服打扮成美軍的男人,站在查里檢查站前與遊客拍照。
最後,我們到了波茨坦廣場 (Potsdamer Platz),這裡是新發展的辦公室和娛樂設施的綜合大樓,包括辦公室大樓、商場、戲院、和餐廳。這種發展項目在香港和其他亞洲地區隨處皆是,但在柏林屬於新嘗試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